(转载自津云新闻讯)
正值暑假期间,天津各个景区也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期”,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景区里的工作人员,在周而复始地平凡工作岗位上热情服务,坚守岗位。作为其中的一员,“全国劳模”天津泰达航母主题公园检票组组长窦俊秋,在岗13年和她的检票班组在严寒酷暑中激扬斗志,在坚守中诠释担当,在细微处彰显服务,她们是不忘初心的追梦人、牢记使命的拼搏者,用实际行动谱写了新时代的劳动篇章。
早上8点半,泰达航母主题公园检票口已经人头攒动,窦俊秋和她的检票班组像往常一样早早就位,等待9点开园时间的到来。在这期间,她和游客就像老友一般,聊聊景区特色、说说游玩攻略。9点一到,检票口闸机启动,游客鱼贯而入。一秒瞄身高、三秒检一票,优惠政策、演出时间、游园线路熟记于心,随时解答各种问题……工作时的窦俊秋,干脆利落、神采奕奕。虽然工作多年,但只要站在检票口,她整个神经都会“绷”起来,手、口、眼、耳都得忙活着,出不得半点差错。“我的工作是重复的,但游客的第一次体验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做的越好越快越严谨,游客的满意度就越高,全年150多万人次的游客,如果都说咱公园好,那航母的口碑就会越来越好。”
窦俊秋从上岗的第一天就明白:检票口是景区对外的第一道关口,必须严格把守,不能有丝毫疏忽。她曾算过一笔账:一张门票220元,如果检票口一天只漏掉一张票,一年就是8万余元,而且如果检票口给人留下管理松散的印象,就可能给公司带来不良影响。为了杜绝违规入园情况,她严格执行公司票务管理规定,既要保证不漏票、不跑票,还要对所有入园的员工、施工人员和来访宾客进行验证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允许入园。时间长了,窦俊秋“铁面门神”的绰号不胫而走,但这反而在游客和员工中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约束,有效杜绝了不正之风。
在窦俊秋的带领下,泰达航母检票班组凝聚正能量,焕发新气象,她们迎战景区每一次客流高峰,不断刷新检票量记录。今年4月,景区更新了已使用5年的闸机检票系统,新旧系统的更替总是伴随着磨合和阵痛。以往运行成熟的检票班组,面对新系统带来的新问题,一时间也难以运作自如,而“五一”客流高峰近在眉睫,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发挥新系统的功用,窦俊秋和检票组没有少费心思。对她们而言,每发现一个“漏洞”,就意味着一次考验,台前要安抚游客情绪,做好解释;幕后要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办法。最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她们啃下了这根硬骨头,再次做到“人机合一”,圆满完成了 “五一”小长假9.89万人次的检票接待任务。
很难想象的是,这个仅有11台闸机的检票口,是如何经受住了一个又一个客流高峰的考验;不难想象的是,这样一位优秀共产党员带领的巾帼团队,定然是一支特别能吃苦、能战斗的队伍。“暑期旺季游客多,大家头顶烈日,脚踩热浪,沐浴桑拿,虽说每半小时一轮岗,但为了减少游客排队等待时间一分钟也不能休息,一天下来衣服湿透个七八次是常有的事儿。”说起工作中的辛苦,窦俊秋面露笑容、云淡风轻。在航母工作的13年,她每天迎着朝霞出门,踩着月光回家,周末、节假日、寒暑期也坚守岗位。没有节日的团聚,不能每天照顾孩子和老人,没时间为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而她却说,她只是航母景区众多一线员工的缩影,多年的历练,航母人不仅习惯了烈日寒风,适应了工作强度,咽下了艰辛委屈,更打磨出了攻坚克难的勇气、塑造了钉子般刚毅的航母精神。
在岗13年,窦俊秋见证了航母景区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全过程。2005年到2018年,航母景区的营业收入由2000万元增长至1.77亿元,游客接待量从19万人次增长至156万人次。2018年,泰达航母正式挂牌上市,“天津泰达航母主题公园”区域品牌价值从2.53亿元增长至20.18亿元,“泰达航母”品牌蜚声全国。常年坚守在检票口的窦俊秋对此感到欣喜和自豪,正因为有了每一名和她一样的航母人所散发出的微小但并不微弱的光芒,才照亮了泰达航母的“巨轮远航”之路。
数载辛勤耕耘,荣誉纷涌而来!多年来,窦俊秋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多项殊荣。在她的带领下,泰达航母检票班组先后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窦俊秋坦言,这两个国字头的集体荣誉才是她作为检票组组长最为骄傲的地方。
如今,窦俊秋的检票班组还负责游客的“护照门票”签注工作和游园满意度调研,这也是游客离园的最后一道程序。在调研时,她面带笑容细心提问,真诚的态度和朴实的话语总能得到游客对游园体验的真实评价,这使得每一份问卷样本都契合实际,调研数据非常有说服力。“倾听游客声音,接受游客批评,采纳游客建议,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服务闭环,一切从游客角度出发,我们的景区会越来越好。”窦俊秋坚定的说。
13年,窦俊秋用日复一日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平凡力量中的一份责任和毫不动摇的坚守,用时间书写着平凡岗位上的“一站到底”。当被问及未来,她显得执着又坚毅:“初心不改,使命如磐,一直坚守检票口!优质服务,共产党员永远在路上!”(津云新闻记者李泽亚)